外行問價格 內行問差價
跟房價有關的名詞有三個:均價、單價、總價??捶壳?,外行一般只關注均價,而到售樓處一般直接詢問看中房子的價格,對其他的部分關注較少。而內行不僅會了解意向房屋的價格,還會打聽不同朝向、不同樓層房子的差價和原因。這樣可以擴大意向范圍,選擇性價比更加合適的房源。
外行問平米 內行問公攤
外行在問面積時一般直截了當:房子有多大?而內行則會更加細致,確定房屋面積是建筑面積還是套內建筑面積。二者的區別是建筑面積包括公攤,一般公攤面積越小,實際使用面積就是越大,也就是得房率越高。
外行問年限 內行問拿地時間
外行們往往只著眼于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,住宅一般為70年,商用一般為40年,工業和綜合用地一般為50年。但殊不知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拿地就開始計算的,而這一點只有內行才會關注。
外行看沙盤 內行看規劃
售樓處的沙盤模型做得很漂亮,購房小白們也會注重觀察其中的綠化、樓間距、景觀等。但是沙盤圖只能夠做為了解大概位置的參考,并不能完全信任。一些內行們更為關注的是設計規劃圖,在上面可以清晰的看見停車位、垃圾庫、變電站等的分布,一般是經過備案后定稿的,上面的尺寸、物體修建,開發商更改機會很小。
外行看戶型 內行看平面
戶型對于一個家庭日后的居住體驗有著重要的影響,但外行的購房者們往往只拘泥于單獨的房源戶型圖,這其中可以看到房屋空間的設置、窗戶分布、承重墻等諸多信息。內行們則更有經驗,不僅看戶型圖,還要看總平面圖,從其中可以觀察到樓棟之間的差距、樓道的空間大小等。例如戶型圖上有的窗戶開在狹小的采光井里,其實采光會受到影響,但在單獨的戶型圖中并不能看出來。
外行看樣板間 內行看毛坯房
在看房環節,購房者們往往都會被樣板間的精美所“蒙蔽”。因為開發商一般會把樣板間建在一塊空地上或者樓棟中間,加上精裝修、豪華家具,讓房屋看起來無懈可擊。但內行們則會選擇直接看毛坯房,而且是不同時段去看,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房子到底好不好。
外行問配套 內行會考察
無論是新手還是“老司機”都會關注房屋的配套,但外行們更容易相信售樓員的“片面之詞”,然而售樓員們為了快速賣房子,在介紹房源時都會有一定的夸大成分,只說優點不提缺點。外行們更深知其中的套路,除了聽售樓員的介紹,還會私下查看是否屬實。
外行問物業費 內行問服務
物業費是購房者入住之后需要每年繳納的費用,因此也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。但外行一般只是詢問簡單的價格,而內行不僅會問價格,還會詢問物業公司和服務。一般而言如果物業公司歸屬于開發商的樓盤,服務會更加到位。
買房看似并非十分復雜,但其中卻有很多大學問。對于內行購房者們,不僅要咨詢上述問題,還會對辦理產權證時間、開發商代辦產權證的手續費、以及入住時間和入住條件等諸多問題進行詢問。這其中是很多外行購房者想不到的,因此提前了解這些知識十分有必要。另外,還需要提醒購房者銷售員的口頭承諾并不能作為證據,一切要以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為準。